学习《玄秘塔碑》该如何读帖?

作者:胡兴业    阅读:5人次

撰写文章不易,转载请保留作者及出处:柳公权書院 www.liugongquan.com.cn

柳公权,唐代楷书大家,其书法以“柳骨”著称,与颜真卿的“颜筋”并称“颜筋柳骨”,成为后世学书者不可逾越的典范。《玄秘塔碑》作为柳公权晚年成熟时期的代表作,更是柳体楷书的极致体现。学习此碑,首重读帖。那么,面对这部博大精深的法帖,我们究竟该如何“读”,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呢?


首先,读帖要观其神韵,把握整体风格。初学《玄秘塔碑》,不应急于下笔,而应将字帖置于案头,反复通览。感受其整体的气息——那种瘦硬通神、刚健挺拔、法度森严的气势。柳体字形多呈瘦长,但绝非单薄,而是如钢铁铸就,内含筋骨。通过整体的观察,我们要初步形成对“柳骨”的感性认识,理解其“劲媚”之处,即在严谨的法度中,依然透露出一种清峻而灵动的美感。这种整体印象的把握,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和方向。


其次,读帖需精察笔法,洞悉用笔之妙。柳体笔法变化丰富,最具特色。细读《玄秘塔碑》,要着重观察每一笔画的起、行、收。例如,其横画多露锋起笔,行笔中段略细,收笔处或轻顿或出锋,显得干净利落;竖画则挺拔有力,如悬针垂露,极具张力;撇捺舒展,转折处多用方笔,斩钉截铁,棱角分明。尤其要注意那些细微的提按、顿挫、转折和钩挑,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柳体笔画的丰富性和力度感。可以借助放大镜,仔细揣摩墨迹的浓淡枯湿、笔锋的走向转换,力求在脑海中“复盘”柳公权书写时的运笔过程。


再者,读帖应剖析结构,领悟结字规律。《玄秘塔碑》的结字以“内紧外拓”为主要特征,即字的中宫收紧,而四周笔画向外辐射伸展,形成一种既严谨又开阔的视觉效果。读帖时,要分析每个字的间架结构,留意其部件之间的穿插、避让、呼应关系。柳字讲究对称与平衡,但又非刻板的对称,常于平正中见险绝,欹侧中求稳定。例如,左右结构的字,如何做到重心平稳;上下结构的字,如何使上下部紧密联系。可以选取结构相似的字进行对比,总结其共通的规律,同时也要注意其因字赋形的灵活性。


然后,读帖要联系章法,理解字与字之间的关系。虽然《玄秘塔碑》是楷书,字字独立,但通篇观之,字与字之间依然存在着微妙的呼应和节奏。注意字形的大小变化、墨色的浓淡对比(虽然碑刻难以完全体现)、以及行与行之间的排列。这种整体的章法意识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单个字在整体布局中的位置和作用,避免将字写得孤立和呆板。在临习时,尝试成行成篇地书写,有助于培养这种全局观。

最后,读帖是一个反复进行、不断深入的过程,需与临摹紧密结合。所谓“读帖一遍,胜过盲写百遍”。在读帖有了初步心得后,便可进行对临。临写之后,务必将自己的习作与原帖进行细致比对,找出差距,这本身就是更深层次的“读帖”。看自己的笔画是否到位?结构是否准确?神韵是否接近?通过这种“读—临—读”的循环往复,不断修正,才能逐渐接近柳体的精髓。学习《玄秘塔碑》,贵在坚持与领悟,用心去读,用手去写,方能真正领略柳体书法的魅力,登堂入室。


撰写文章不易,转载请保留作者及出处:柳公权書院 www.liugongquan.com.cn